距离26考研还有
2025-04-23来源:海文考研
最近和几位正在读EMBA的老同学聊天,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:有人通过课程打开了事业新局面,也有人边上课边后悔,甚至动了退学的念头。据某商学院教务老师透露,每年中途退学的EMBA学员占比约8%,其中四类人群最容易萌生退学想法。今天我们就通过真实案例,聊聊哪些人需要谨慎选择EMBA,以及如何避免"读着读着就后悔"的窘境。
张姐是某外企市场总监,去年咬牙报了某名校EMBA。本以为能像宣传手册里说的"工作学习两不误",结果发现每月四天的集中授课成了噩梦。白天要处理突发的市场危机,晚上赶作业到凌晨两点,周末还要雷打不动出现在课堂。坚持半年后,她发现孩子成绩直线下滑,丈夫也抱怨家里冷锅冷灶。
这类学员往往低估了EMBA的时间成本。看似每月只占用4天,实际包含课前预习、小组讨论、企业参访等隐形时间消耗。更棘手的是,高管岗位的突发事务常与课程安排冲突,有位学员甚至因为临时接到海外并购案,连续三个月缺席课程。
建议在报名前做三个月"压力测试":记录每日时间分配,模拟上课期间的工作交接方案。海文在职考研的学员中,有位二胎妈妈通过"模块化时间管理法"成功毕业——她把课程资料转化成语音包,利用通勤和健身时间学习,周末专门陪家人。
某互联网公司CTO李先生的案例很有代表性。他本想通过EMBA转型管理岗,却发现课程偏重传统行业案例,数字化战略相关模块仅占10%。更尴尬的是,同班同学多是制造业老板,讨论数字化转型时经常出现"鸡同鸭讲"的情况。
部分学员把EMBA当作万能钥匙,忽视不同项目的专业侧重。比如金融EMBA注重资本运作,科创EMBA强调技术创新。曾有创业者报读侧重国企改革的课程,结果学到的招投标技巧在初创公司完全用不上。
建议参加3场以上招生说明会,重点关注:课程模块与职业规划的契合度、校友所在行业分布、往届学员转型案例。海文在职考研的选校评估表包含16项细化指标,帮助学员量化匹配程度。
王总的故事值得深思。作为中小制造企业主,他刷信用卡支付了68万学费,本想拓展人脉资源,结果发现同学圈层差距太大。当其他学员讨论跨国并购时,他连咨询费每小时2000元的专家都请不起,最终因自卑心理选择退学。
除了显性学费,EMBA还有诸多隐性支出:跨城上课的差旅费、小组作业的物料费、同学聚会的社交开销等。某学员计算过,两年实际花费比学费高出40%,这对现金流紧张的企业主来说压力巨大。
建议提前制定"学习预算",包含:学费占比不超过年收入30%、预留10万元应急基金、设置单次社交消费上限。部分商学院提供分期付款方案,海文在职考研也会协助学员申请教育专项贷款。
"我以为能认识马云级别的企业家,结果同学都是中小公司老板。"这是某学员退学时说的话。过度期待"人脉变现"、"资源对接"的学员,最容易在现实落差中产生退学冲动。
商学院宣传中的"高端人脉圈"需要时间沉淀,有位学员花了18个月才融入校友会核心圈。急于求成者常因短期内看不到回报而焦虑,有位房地产中介报读EMBA后,发现同学根本不信任中介推荐楼盘,三个月后就办理了退学。
建议树立"长期价值"思维:把60%精力放在知识吸收,30%用于行业交流,10%经营人脉。海文在职考研的学员社群定期举办"资源对接日",帮助学员逐步建立信任关系。
EMBA不是职场万能药,更像是把双刃剑。在决定投入几十万学费和两年光阴前,不妨问问自己:现有工作能否弹性调整?家庭支持系统是否稳固?职业规划是否清晰?如果正在犹豫是否报读,建议先参加海文在职考研的EMBA适配度测评,获取个性化评估报告。记住,适合的才是最好的,别让他人的成功故事绑架了你的人生选择。
原标题:读EMBA后悔了?这4类人最容易中途退学 | 海文在职考研避坑指南
EMBA免联考项目深度测评 | 海文在职考研报考指南
新能源行业EMBA薪资暴涨攻略:35%涨薪幅度背后的实战经验
金融科技EMBA报考指南:投行精英的进阶密码与备考攻略
2025年EMBA面试职业规划回答指南:在职考研3大实战模型
2025年EMBA录取偏好解读:三类背景申请者更受青睐|海文在职考研
读EMBA后悔了?这4类人最容易中途退学 | 海文在职考研避坑指南
职场空窗期EMBA申请指南:3个补救策略实现逆袭 | 海文在职考研
2025年EMBA提前面试必问3题|应答模板+避坑指南|海文在职考研
企业接班人为什么必须读EMBA?海文在职考研解析必要性及备考指南
2025年EMBA院校排名TOP10:企业管理者首选指南 | 海文在职考研
EMBA学费排行2025最新解析 | 择校技巧与备考经验指南
IMBA、EMBA、MBA区别及考研经验分享 | 海文在职考研
【2025高管EMBA指南】工作家庭双平衡备考法
【2025EMBA面试攻略】企业战略转型问题应答技巧拆解
数字化转型时代:EMBA课程如何赋能企业管理者?
EMBA学费全解析:30万+的进修投资值得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