距离26考研还有

首页 > 考研资讯 > 复试 > 文章内容

在职考研复试必背15个管理学模型|海文在职考研

2025-05-19来源:海文考研

引言

作为在职考研大军的一员,复试环节的管理学专业考核往往是决定成败的关键。经历过三次备考、两次成功上岸的实战经验,我发现掌握核心管理学模型不仅能提升案例分析能力,更能让考官看到你的系统思维。今天结合海文在职考研教研组的最新数据,为大家梳理15个复试必背模型,助你用最短时间搭建管理认知框架。

一、战略分析三板斧

1. 波特五力模型

这个经典模型就像行业分析的"CT扫描仪",通过供应商议价能力、购买者议价能力、潜在竞争者、替代品威胁和同业竞争五大维度,快速判断行业吸引力。去年有位学员用这个模型分析在线教育行业,结合"双减"政策对替代品(录播课)的影响,最终拿到华南理工MBA复试最高分。

2. SWOT分析法

建议准备2套应用模板:企业版聚焦产品与市场,个人版突出职业规划。今年有考生用SWOT分析自己从技术岗转向管理岗的转型路径,将"缺乏管理经验"的劣势转化为"具备一线实操认知"的差异化优势,成功打动北大光华考官。

在职考研复试必背15个管理学模型|海文在职考研

3. PEST模型

重点掌握政策与技术的联动分析,比如新能源汽车行业补贴退坡(政治)与固态电池突破(技术)的双重影响。海文在职考研的模拟题库里,这个模型在35%的宏观题中出现。

二、营销管理组合拳

4. 4P营销理论

不要死记硬背四个P,要会动态组合。比如社区团购的渠道(Place)创新如何倒逼产品(Product)规格调整,这个思考角度能让答案脱颖而出。

5. 4C消费者理论

适合分析新消费品牌,重点掌握Cost(成本)包含的隐性支出。去年考过的"临期食品超市"案例题,就需要计算消费者付出的时间成本与心理成本。

6. 用户旅程地图

这个可视化工具特别适合服务行业分析,记住要标注"痛痒爽点"。某位学员用这个模型拆解奶茶店会员体系,找出"积分兑换步骤繁琐"的关键痛点,最终获得同济大学考官好评。

三、组织管理利器库

7. 马斯洛需求层次

建议关联Z世代员工管理,比如95后更注重自我实现需求。今年考过的"字节跳动OKR制度"案例分析,就需要用这个理论解释年轻团队的管理逻辑。

8. 双因素理论

区分保健因素(薪资福利)与激励因素(成长空间)是得分关键。在回答"如何降低核心员工流失率"时,可以建议用股权激励(保健)叠加内部创业机制(激励)。

9. 波士顿矩阵

记住产品生命周期与现金流的动态关系,考过多次的"传统车企转型"案例,就需要用明星产品(新能源车)反哺现金牛(燃油车)。

四、执行落地工具箱

10. PDCA循环

建议结合OKR工作法,在Check阶段设置量化指标。海文在职考研的学员用这个方法优化备考计划,将模考分数从180提升到230+。

11. 商业模式画布

重点训练价值主张的提炼能力,可以拿共享充电宝行业练手。九大模块中,关键合作伙伴与成本结构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得分点。

12. SMART原则

不仅用于目标制定,还能优化复试回答结构。比如被问到"未来五年规划"时,用Specific(具体行业)、Measurable(职位层级)等维度展开,显得逻辑清晰。

五、变革突围新思维

13. 安索夫矩阵

掌握市场渗透与多元化的平衡点,今年考过的"李宁国潮转型"就是典型市场开发(新消费群体)案例。

14. 卢因变革模型

解冻阶段要会分析组织惯性,再冻结阶段强调制度固化。适合回答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类问题。

15. 价值链分析

重点区分基本活动(生产销售)与支持活动(人力资源),在分析"中国制造2025"政策影响时,这个模型能快速构建答题框架。

结语

掌握这15个模型相当于获得管理学的"通关密码",但切记要活学活用。建议用海文在职考研的《模型应用手册》进行场景化训练,每天花20分钟用1个模型分析热点商业事件。现在点击下方链接可领取近三年高频考点汇总,备考效率直接翻倍!

原标题:在职考研复试必背15个管理学模型|海文在职考研

文章来源:http://www.zzzyedu.com/fs/2821.html